从“山沟水”到“幸福水”,华东区域总部溧阳水务绘就农村供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9-30

在溧阳南部山区,水窖村曾是个“靠天吃水”的典型村落。山高路远,村民长期依赖不稳定的山沟水生活,供水不稳、季节性浑水、缺水是常态。2019年,随着溧阳启动水窖村供水改造工程,溧阳水务以“水质提升、服务下沉”为重点,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至2022年5月,随着天目湖水厂纳入统一运营,全市农村供水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彻底扭转了过去农村供水分散薄弱的局面。如今的水窖村,家家接通了稳定、干净的自来水,村民亲切地称之为“幸福水”。这一转变,是溧阳水务践行“水润乡邻”初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党建引领下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红色引领,为民生水脉“铸魂”。公司党委坚持将农村供水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南渡片区PPP项目建设中,公司组建“红色水管家”党员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听取群众诉求,现场协调解决问题。通过“党建+供水”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推动供水工程高效落地,让群众早日受益,为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公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系统谋划,为供水体系“织网”。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目标,自2016年12月以PPP模式实施溧阳北片区5个乡镇农村供水项目起,持续拓展服务范围,通过系统推进管网延伸、水厂整合与标准化改造,构建起覆盖全域、互联互通的城乡供水保障网络,实现从水源保障、管网输配到水质监控、用户服务的全链条统一管理。

科技赋能,为运营管理“赋能”。水窖村从“靠天吃水”到“智慧用水”的转变,是溧阳水务推进长效供水保障的缩影。公司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在管网沿线布设智能传感器,传感器实时传回数据,调度中心大屏上,水压、流量变化一目了然,一旦出现异常,系统自动报警,维修人员迅速定位、及时处置,实现“小时级”修复,大幅压缩停水时间。同时,公司健全应急机制,通过定期演练、加强巡检等方式,确保供水系统稳定运行,让村民用水更安心。

服务入户,为百姓心田“暖心”。公司党委坚持“服务围着群众转”,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设立24小时农村服务热线,配备方言客服,推出“用水告知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尤其关注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免费检修”、“服务上门”等暖心活动,将“有温度”的供水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暖到群众心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水为本,服务为民”的初心。

水润乡邻,为乡村振兴“绘新卷”。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全市农村供水覆盖率100%,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惠及人口超50万。通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累计新建、改造农村供水管网数千公里,农村用水投诉率显著下降,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从“山水”到“幸福水”,不仅是供水方式的升级,更是溧阳水务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服务质量的真实写照。

站在中国水务成立20周年和“十五五”新的历史起点,溧阳水务将在华东区域总部党委领导下,继续巩固提升城乡供水一体化成果,继续深化“水润乡邻”品牌内涵,用心用情守护好城乡供水“生命线”,让清澈的“幸福水”流淌在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位百姓的心田。

Hi~大家好!我是淼淼,为社会提供清洁安全水源是我的使命!
didahho@163.com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微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