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利》杂志以《担当促发展 兴水润民生》为题对中国水务所属华东区域总部溧阳水务秉承“为人民创造美好水生态”的使命担当,奋力书写水务企业优质服务社会的精彩答卷进行了报道。
溧阳水务自2008年组建,17年来始终坚持把安全优质供水和污水达标排放作为公司首要责任与第一要务,在实现安全优质供水、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的同时,扛牢企业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持续推动廉洁企业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出风采。
民生为先 夯实城乡供水幸福路
溧阳市位于太湖流域上游,河湖库塘密布,水系发达。但当地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乡镇位于山丘区,供水困难,加上过去供水管网老旧漏损严重,末梢水水质较差,难以满足乡镇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需要。溧阳水务坚守“水为民生”理念,于2016年和溧阳市政府合作,实施溧阳市区域供水治污一体化(区域供水)南渡片区项目。为确保按时完成厂区及3000多km管网建设任务,溧阳水务倒排工期,每天有60多个段面同时施工,通过新建水厂、新建配套管网、改造老旧供水管网等,有效改善供水水质、水压,帮助溧阳市北部5个乡镇解决了30万农村群众饮用水安全问题,实现了由过去的“没水喝”“夏季水源不稳定”“一到晚上就没水用”到家家户户都能喝到用到稳定“幸福水”的转变,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2022年5月,溧阳水务与溧阳市政府签订天目湖水厂临时委托(试)运维协议,该项目作为溧阳市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二期,服务范围覆盖南部片区2个乡镇。至此,溧阳水务供水范围涵盖了溧阳全域,形成中心水厂、天目湖水厂、南渡水厂3座水厂日供水规模28万t、服务人口约80万人的城乡居民供水保障体系。
城乡供水关乎群众民生福祉,溧阳水务以提供优质的自来水为目标,将民生保障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写好民生供水安全保障大文章。公司自组建以来,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涉水项目,对天目湖、大溪水库主水源管道进行改造,完成100多个小区、自然村老旧供水管网的新建和改建工作,建设了中心水厂等工程,提升了溧阳城乡供水保障水平。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水量供应需求持续扩大,溧阳水务提前谋划,在现有供水体系基础上又实施了中心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并进行取水泵站改造升级,着力提升制水系统功能和供水水质,满足溧阳居民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同时更好地应对原水突发污染风险,当好安全“压舱石”。2025年4月,溧阳市和平新村附近一供水管道因老化断裂,造成附近多个小区停水,溧阳水务接到报修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队伍赶赴现场抢修,受限于地下管网复杂,抢修人员最终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作业,成功解决管道问题,最大程度保障了居民用水……这只是溧阳水务保障供水安全的一个缩影。
浊污变清波 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溧阳水务自组建以来,便肩负着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的使命,深耕生活污水处理领域。2018年,《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发布,对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溧阳水务总投资8962万元,对第二污水厂进行提标改造,使其尾水水质稳定达到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排放标准。2024年7月,当地竹箦河泵站监测到河水COD浓度突然上升。第二污水处理厂立即进行现场采样,联合相关部门对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巡查,污水进厂后,溧阳水务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处理,由于应急响应及时,出厂水保持稳定达标排放,未对周围水环境造成影响。目前溧阳水务污水收集范围达95.12km²,覆盖主城区、经济开发区及城郊部分地区,服务人口28万人,日处理能力9.8万t,有效保障了流域区域水安全,第二污水处理厂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污水处理厂”。
溧阳水务还积极探索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模式,加大中水回用项目拓展力度。钢铁行业是溧阳市的高用水行业之一,早在2010年,溧阳水务就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签订中水供应协议,溧阳水务投资约1000万元建设中水管道3.1km,将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作为钢铁生产冷却用水,当时申特钢铁有限公司的中水回用量位居江苏省前列。2023年7月,溧阳水务又与以动力电池、精品不锈钢生产等耗水产业为主的江苏省溧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中水供应协议,将中水替代自来水,用作企业生产的冷却水、补充水及园区绿化、道路、景观用水等。截至2024年年底,溧阳水务中水日供应量约2万t,累计向企业提供中水量约1.3亿t,为中水使用企业节省自来水费约4.3亿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污水处理厂在节能减排方面成效显著,在2021年E20环境平台主办的“第十九届水业战略论坛”中被评为“再生水利用标杆污水厂”。
溧阳水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利用第二污水处理厂、中心水厂生产场所的大量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企业生产运营提供清洁能源,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同时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与经济效益的提升。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用电成本约50万元,减少碳排放约4300t。
聚水成渊 服务经济发展显担当
服务地方经济质效,与当地发展同频共振。溧阳水务牢记作为一家央企的使命与担当,始终将政府所托、百姓所愿放在企业经济价值之前,围绕当地经济发展规划,聚焦品质城市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超过20亿元用于一系列涉水、治污项目建设,逐步建成了与溧阳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相匹配的供排水系统。为助力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溧阳水务将优化工商企业业务办理流程作为重要引擎。2022年,某机械制造企业在溧阳新建工厂时向溧阳水务表达急需接通工业用水的诉求,溧阳水务迅速响应,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勘察,随后设计、施工团队加班加点,高效推进工程进度,最终在3个工作日内实现通水,比企业预期时间大大缩短,为企业早日开工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溧阳水务还持续优化工作流程,缩短业务办理时限,为溧阳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提供了蓬勃发展的“活水”。
随着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缴费智能化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务水平,但考虑到老年人仍保留着线下缴纳水费的习惯,溧阳水务坚持政务中心窗口及水务营业厅“不打烊”,为“银发族”留住便捷和温暖。溧阳水务作为一家民生企业,始终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围绕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每年用水服务投诉数量由2008年的近百起下降至近年的7~8起,且处理后群众满意度均达100%,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面对城市发展暴露出的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溧阳水务在相关部门协助下,将全市二次供水泵房全部纳入管理范围进行科学管理。每年开学季前,在众多学校都能看到溧阳水务工作人员进行水质检测、管网巡检的身影。溧阳水务同时与当地消防大队合作,主动承担市区56条市政道路近600个消防栓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工作,助力织密织牢居民安全防护网……多年来,溧阳水务凭借着为社会和百姓做实事的使命担当,获得了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中国供排水行业企业文化先进单位”、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常州市“现代服务业四星明星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因水而生 打造鲜明兴水文化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2016年1月20日一22日,溧阳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强寒潮雨雪冰冻,大面积水管水表冻裂,大量居民用水受到影响。面对突发情况,溧阳水务成立以党政领导班子为组长的防冻抢修应急小组,建立应急供水点,深入抢险一线,全力恢复居民用水供应。溧阳水务共调动近200名抢修人员,开出修理工单5800余份,换表7800余只,修理各类管道近400处,在除夕夜来临前,居民用水基本恢复正常。
面对突发事件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溧阳水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除水表、管道等换修费用230余万元外,共计减免居民水费55万元。同年3月,位于天目湖茶亭集镇一原水管道破裂,该管道是天目湖向全市供水的总水源管道,为保护国防光缆,溧阳水务重新铺设管道并进行焊接,时间紧、任务重,主要负责人坚守施工现场组织做好应急供水,工作人员克服内部焊接高温等恶劣环境带来的困难,全力以赴持续作战,经过32小时不眠不休,抢修工作顺利完成。多年来,溧阳水务坚持“姓党为党”的企业政治本色,强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一岗双责”责任,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秉持务实、开拓的精神,以踏实奋进的领导团队凝聚合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心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压茬推进,建设厂区、新建管道……同样如火如荼进行的还有其廉洁项目建设工作,溧阳水务成立了廉洁项目领导小组,将廉洁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队伍建设、项目立项、招标投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对采购、资金拨付等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溧阳水务将廉洁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厚植廉洁的企业发展底色,筑牢廉洁从业防线。
2025年是中国水务成立20周年,中国水务提出了“更好的水务,更好的中国”周年活动主题。溧阳水务将以更坚定的使命担当、更专业的治水素养,继续提供百姓满意、政府信赖的涉水服务,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