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工人日报》报道中国水务所属华中区域总部临湘公司李信29年专注供水管网维护的事迹。29年,李信坚守在供水管网维护一线,累计完成5800余次紧急抢修,年巡检里程超1.5万公里,将管网漏损率从20%压降至9%,并保持零投诉记录,将平凡岗位淬炼成城市供水安全的坚实屏障。
5800余次紧急抢修,1.5万公里/年的巡线里程,将供水漏损率从20%压降至9%,以及始终保持着零投诉的服务成绩,这些数字背后,是李信自青年时期入职以来,专注供水管网维护的生动写照。
16岁的学徒李信走进临湘市龙源水库管理所时,眼前是望不到头的渠道网络。这个稚嫩的少年,永远都是学习最积极的那个。自2012年,李信专注城市供水探漏技术,多次参与供水泵站设计,包括阀门,变频水泵,自动化控制,管路管网做到优化到极致,节能降耗20%以上。经过5次技术革新探漏技术,许多微小渗漏均能发现,在保证供水稳定的同时,减少了管道破损风险,受到同行赞许与推广。
面对供水管网漏损这一行业难题,李信带领公司团队展开系统性攻关。他提出“智能监测与传统经验结合”的工作思路,在关键管段部署压力传感装置,建立覆盖主干管网的水量动态监控体系,同时将20余年现场经验“听声辨位”检漏法——通过辨别水流杂音频段、振动传导速率和压力波动曲线交叉验证漏点。经过三年持续优化,逐步将管网漏损率稳定在合理区间,漏损率从20%逐步控制在9%左右,有效提升了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李信,我刚看到火车站后面有块地方在冒水呢。这大冷天的,你看你过来看下啵?”“好的,感谢您!我马上就到。”2025年的腊月二十三清晨,李信裹上工装,骑着摩托穿过结霜的道路赶到现场。经排查,发现是DN150铸铁管因低温收缩导致法兰接口开裂。寒风裹着冰水喷涌而出,他半跪在泥水中,先用止水栓控制漏量,再快速更换橡胶密封圈。两小时后管道恢复,防水手套已结出冰碴,手指冻得通红的他却打趣道:咱们维修工天天和泥水打交道,也算是生活的“诗(湿)人”了。
“把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活,把平凡坚守到底就是伟大。”这是李信的职业生涯信条。凌晨三点的闸阀井旁、暴雨冲刷的塌方管线上、冰雪覆盖的冻裂接口处,从青丝到白发的坚守,赢得了称赞,被临湘市人民政府评为“临湘市爱岗敬业模范”。
二十九年如一日,李信用无声的坚守与担当保障着供水一线安全平稳运行。在平凡中的非凡,正是水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汲取这份榜样力量,在岗位上用心坚守,用心奉献,共同汇聚成服务民生、润泽万家的磅礴力量。